学院新闻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工作动态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我院“3·25-5·25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圆满收官

发布时间:2025-07-02 16:04:51作者:丁宏荣编辑:包璐璐来源:音乐舞蹈学院点击:

活动介绍:为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氛围,助力学生塑造阳光心态。我院以专业为依托,将音乐、舞蹈艺术特色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,打造 “艺术疗愈 + 心理赋能” 双轨模式,为学生搭建释放压力、探索自我、互助成长的平台。

活动主题:音舞心声,向阳而行

蝶蜕计划:手工创作里的心灵破茧

以蝴蝶破茧喻指心理成长,鼓励学生围绕“走出心理雨季,拥抱人生阳光”主题,用黏土、布料、纸张等材料手工创作“蜕变之蝶”。每一件作品都是与自我和解的对话——梳理困惑、重塑勇气,最终汇聚成“破茧者联盟”展览,让脆弱化作挣脱束缚的力量。

情绪调色盘:用色彩解码内心风景

在博学三楼,我院举办了情绪调色盘打卡活动。该活动旨在借画笔解码情绪,参与者选色彩代言心境,通过泼洒、勾线等创作抽象画,将混沌心绪转化为艺术表达。同学们交换作品并写解读卡以笔触传递共鸣,最终所有画布拼贴成情绪星图,促进情绪共鸣与交流 ,让内心世界借色彩与创作得以呈现、连接。

活动当天,参与活动的同学早早地来到活动现场,创作时全神贯注地投入在画作当中。学生借色彩具象化情绪,掌握自我觉察方法;在交换解读中,锻炼共情力,理解情绪多元性;借创作与互动,学会接纳情绪、建立联结,提升情绪管理与社交认知 。

“心灵之声”原创征集:音乐里的成长叙事

为了在快节奏生活里,帮助同学们重拾与内心对话的温柔,我院发起 了“心灵之声” 原创作品征集活动,借音乐锚定心灵坐标,打捞被遗忘的情绪与成长。本次“心灵之声”活动,鼓励同学们以“自我关怀”“成长故事”“情感联结”为笔,用音符编织温暖篇章。无论是原创歌曲里对自我接纳的温柔告白,还是纯音乐中流淌的成长感悟,每一段旋律,都是青春与心灵碰撞的火花 。

“心随舞动”短视频挑战赛:肢体语言里的疗愈瞬间

在校园生活的节奏里,压力与迷茫偶尔会悄然造访。为帮助师生释放压力、探寻心灵治愈密码,我院“心随舞动”短视频挑战赛温暖启幕 。

此次活动以“我的治愈时刻”为主题,鼓励大家用舞蹈短视频,结合治愈音乐或自然音效,记录独属于自己的疗愈瞬间。无论清晨舒展的瑜伽、夜晚即兴的独舞,还是与挚友共舞的欢笑,都是心灵疗愈的生动注脚。参与活动的创作者们收获颇丰。创作者借舞蹈与音乐,将内心情绪具象化,在编排与演绎中,完成自我情绪的梳理与释放,压力随舞动消散,心灵于旋律间寻得宁静归处。

“心灵树洞音乐盒”:匿名倾诉与旋律回应

校园的日常里,总有说不清的情绪在心底打转。“心灵树洞音乐盒”,就像个藏在校园角落的温柔驿站,让同学们把烦恼、迷茫、小期待,悄悄投递,再借音乐的力量,给情绪找个出口 。参与者为他人心事选契合音乐、写鼓励语,或自己心事被音乐回应,借助旋律的感染力,传递温暖、给予力量,帮助学生疏解情绪,像一首励志歌曲能为受挫同学重拾信心 。

活动总结:

亲爱的同学们,“音舞心声,向阳而行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圆满收官啦!

本次活动围绕“3·25”心理健康教育主题,结合音乐舞蹈专业特色,开展了“蝶蜕计划”“情绪调色盘打卡”“心灵之声原创作品征集”“心随舞动短视频挑战赛”“心灵树洞音乐盒”五大特色活动。

活动中,大家用黏土、布料创作蝴蝶手工,借色彩画笔释放情绪,以原创旋律传递心声,用舞蹈短视频定格治愈瞬间,还在匿名树洞中交换心事、用音乐给予温暖回应。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,不少同学反馈,在艺术创作与交流里,学会了自我倾听,也更懂共情他人,心理韧性得到提升。

未来,会延续“艺术 + 心理”模式,用音乐与舞蹈的力量,持续守护大家的心灵阳光。让我们携手,带着活动里收获的温暖与勇气,以更积极的姿态拥抱成长,把这份对心灵的关怀延续下去。

【关闭】